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一百五十三节 暴雨-《大宋武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此时,王渊和陈粹等部才走了不到一百里,而六安距离庐州两百余里。因为宋代大军行军,沿途粮草由地方供给,供粮职责的是从到达的第二天算起。

    七月十二日早上离开庐州府城肥东县的时候,大军吃的是由府城供应的粮食。而晚上如果到达肥西县的地界,肥西是不管饭的。为了节省随军押送的粮草,大军一天没有走出肥东的县域,走了不到三十里。

    七月十四日,王渊的大军吃完了肥西供应的早饭,继续向着六安前进。天气越来越热, 空中,树梢上,地上,都白亮亮的,白里透着点红,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,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,晒得东西要发火。

    在这个白光里,每一个颜色都刺目,每一个声响都难听,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仿佛被罩上了透明的罩子,行军时口里喘着粗气,仿佛附在躯壳上,油腻腻的。脚心里出了汗,把草鞋粘在一起,像踩着块湿泥,又湿又滑。

    时间渐渐到了中午,太阳越来越热,渐渐地,队伍中有军汉晕倒。

    王渊的亲兵对坐在轿子里的王渊说道:“大人,走不得了,兄弟们热杀了也。”

    王渊坐在轿子里,也闷得难受,眼见摆在面前的一盆冰,化作温水。他又用毛巾自己擦了擦汗:“通知全军,就地扎起帐篷,等过了未时再走。”

    陈粹在前面得了命令,催马赶回来,劝说:“太尉,一歇两个时辰,等不得也。”

    “你懂什么,起日头的时候大伙歇歇,天凉了加紧走路,进展还快些。”

    陈粹又争执几句,王渊道:“陈统制着急,不若带队先走。本帅晚点去追你。”

    陈粹本想依言先走,但他的手下眼见王渊部休息,自己却要顶着日头行军,怨声载道,陈粹无法,也只得下令就地休息。

    到了未时,太阳果然不见了,天上聚起了浓云。烤人的阳光不见了,可还是闷。

    “快走,快走。”押正们挥舞着鞭子,驱赶着手脚缓慢的军汉,催促他们排成长队,开始进发。

    云层越来越厚,把天都遮住了,天地间变得昏暗,仿佛黄昏时节。

    这时,起风了,先是一阵儿微风,让军汉们燃起希望,觉得下半天的路程不会太难熬,突然之间,狂风大作,飞沙走石,一阵风过去,天暗起来,灰尘全飞到半空。尘土落下一些,天上的云更厚了。

    黑云满天,地上已经很黑,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。风带着雨星,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,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。北边远处一个红闪,像把黑云掀开一块,露出一大片血似的。

    风小了,可是利飕有劲,使人颤抖。一阵这样的风过去,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,连大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。又一个闪,正在头上,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,极硬的,砸起许多尘土,土里微带着雨气。

    有些军汉把斗篷拉起来,有些把头巾又扎紧些,尘土往四下里走,雨道往下落,豆大的雨滴中夹杂着冰雹;风,土,雨,雹混在一起,联成一片,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,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,辨不清哪是树,哪是地,哪是云,四面八方全乱,全响,全迷糊。

    风过去了,只剩下直的雨道,扯天扯底地垂落,看不清一条条的,只是那么一片,一阵,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,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。一转眼,天地已经分不开,空中的水往下倒,地上的水到处流,成了灰暗昏黄的,有时又白亮亮的,一个水世界。

    每一个军汉,无论是有斗篷的,戴斗笠的,扎头巾的,没有一个人能幸免。全都被淋个通透。地上的积水早已没过脚面,湿裤子裹住人的腿,上面的雨直砸着大家的头和背,横扫着人脸。

    没人能够抬头,不能睁眼,不能呼吸,不能迈步。军汉们立定在水里,不知道哪是路,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,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。
    第(2/3)页